GB4806.4-2016:守护陶瓷制品安全的防线

   2025-08-08 3

一、GB 4806.4-2016 是什么

GB 4806.4-2016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10 19日发布,2017 4 19 日实施的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该标准整合替代了 GB 13121-199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 14147-1993《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 8058-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 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中的对应指标,对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安全要求进行了统一规范。

二、适用于哪些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具体涵盖以下几类:

扁平制品:从制品口沿水平面至其内部水平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25mm 的制品,比如常见的餐盘、碟子等。

贮存罐:容积大于或等于 3L 的空心制品,像一些大容量的陶瓷储物罐。

空心制品:从制品口沿水平面至其内部水平面的深度大于25mm的制品。

大空心制品容积大于或等于1.1L且小于3L的空心制品,例如较大号的汤碗。

小空心制品(杯类除外):容积小于1.1L的空心制品。

杯类:日常用于盛放水或饮料的空心制品,如陶瓷茶杯、咖啡杯等。

烹饪器皿:用于加热制备食品的制品,像某些陶瓷炖锅。

标准不适用于装饰性陶瓷或不直接接触食品的陶瓷制品。

三、有哪些标准和测试项目

1.基本要求: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应符合 GB 4806.1 的规定,该标准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通用安全要求,对产品的原料、添加剂、生产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规范。

2.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陶瓷制品原料应符合 GB 4806.1 的规定,确保原料安全,从源头控制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因素。

感官要求:产品不应有炸釉、磕碰、裂穿和渗漏等缺陷;色泽应均匀,表面光洁,图案完整,不存在色差或变形问题;对于上釉制品,釉彩需均匀,装饰无脱落现象。

理化指标:主要关注铅、镉迁移量。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铅、镉迁移限量要求不同。例如,杯类制品铅迁移量≤0.5mg/L,镉迁移量≤0.25mg/L 。其他类型制品如扁平制品、空心制品等也都有各自对应的明确限量值 。通过使用 4% 乙酸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按照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进行浸泡,来测试铅、镉的迁移量。

3.迁移试验基本要求:明确了迁移试验条件,针对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和不同的使用场景(如是否加热、接触时间等),规定了差异化的测试条件,使检测更贴合实际使用情况,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反映产品安全性。

4.标签标识:产品需提供清晰的标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材质、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等。若产品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必须在标签上注明 含有铅、镉,使用时请注意等警示说明;还需明确标注产品的适用温度范围,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产品损坏或释放有害物质。

四、哪些引起超标风险

1.原料问题:若生产陶瓷制品所选用的原料本身含有较高含量的铅、镉等重金属杂质,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又未能有效去除,就容易导致产品重金属迁移量超标。例如一些劣质的陶土或釉料可能重金属含量过高。

2.生产工艺不当:烧制温度和时间控制不佳。如果烧制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釉料中的重金属可能无法充分固化在陶瓷内部结构中,在使用过程中就容易迁移到食品中。以釉上彩工艺为例,若彩烧温度没有达到要求,颜料中的铅、镉等就容易在日后使用时溶出。

3.装饰材料使用不当:部分陶瓷制品为追求美观,过度使用含重金属的装饰材料,如一些色彩鲜艳的颜料。若这些装饰材料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会大大增加产品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如果不幸出现检测超标情况,我们会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深入分析原因:我们的团队会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与您沟通,协助您全面分析超标原因,是原材料问题、生产工艺瑕疵,还是其他因素导致。

整改建议与指导:根据分析结果,为您提供详细的整改建议和指导,帮助您改进产品,确保符合检测标准。例如,对于服装纺织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我们会建议您更换原材料供应商,优化生产工艺中的染色、整理环节等。

重新检测服务:在您完成整改后,我们会为您提供重新检测服务,且只收取合理的成本费用。我们会密切跟踪整改和重新检测过程,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通过检测,进入市场销售。

我们始终致力于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解决您在平台销售产品的后顾之忧。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了解相关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五、送检流程

1.选择检测机构:选择具备CMA(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

2.准备样品:根据检测机构的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样品。一般同批次需提供 3-5 件样品,且样品应为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产品。要注意将扁平制品(如碗、碟)和空心制品(如深碗、杯)分开,釉下彩和釉上彩制品也需分别提供样品。

3.填写送检单:向检测机构索取送检单,详细填写样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次、生产厂家、材质类型等,注明检测依据为GB4806.4-2016以及具体的检测项目要求。

4.送样或寄样:将准备好的样品和填写完整的送检单一并送至检测机构,也可根据检测机构的要求选择邮寄样品。

5.实验室检测: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会按照GB4806.4-2016的规定进行检测。通常使用4%乙酸溶液(体积分数)作为模拟液,常温使用的制品在22℃下浸泡24 小时,可微波制品则在100℃下浸泡15 分钟,对浸泡液进行分析,测定重金属迁移量等指标。

六、检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陶瓷制品按照GB 4806.4-2016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周期在4个工作日左右。


核心提示:GB4806.4-2016,陶瓷,安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新闻
  • 联系人:梅工
  • 地址:东莞市厚街镇湖光路80号富邦大厦6楼606室
  • 手机:15872439806
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