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倾销裁决继续强化关税压力,推动中国钢制螺杆出口渠道多元化
2025年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正式宣布对中国进口钢制螺杆(Steel Threaded Rod)进行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的终裁裁决。裁决认定,若取消现有反倾销措施,将在可预见期内对美国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原有反倾销政策将继续执行,相关高额关税预计将保持甚至提升。
终裁文件未明确披露新税率,但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预计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税率仍将维持在47.37%至206%的高位区间,并可能出现上调。
高税环境下企业转型升级:转口方式成突破口
中国钢制螺杆作为美国市场的重要五金产品之一,受高税政策影响,传统直发出口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众多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压缩的窘境,部分客户对原产地标识表现出高度敏感,影响合作续签。
应对挑战,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借助第三国转口操作,借助地域优势实现和市场拓展。马来西亚凭借其便捷的港口、自由贸易区政策和高效的清关流程,成为转口工业链的重要枢纽。
典型转口操作流程如下:
商品发运:中国工厂将钢制螺杆发往马来西亚港口;
组装与处理:在马来西亚保税仓库内进行包装、中性标签更换、商品文件调整、产地证书(CO)申请等;
再出口:经由马来西亚以出口商身份重新申报出口,将货物发往美国市场。
该流程显著帮助企业规避高税风险,提高关税合规性,据行业估算,整体税负可降低90%以上,确保顺畅清关。
利用转口策略的成功案例
华东地区钢制件企业为例,自2024年底采用马来西亚转口方案后,已成功完成六批出口订单,单次价值稳不少于40万美元。企业反映,通过此策略,不仅避免了高关税,还赢得了更多美国客户的信任与合作,出口渠道逐渐稳定。
转口是中国钢制螺杆出口的战略新动能
面对美国持续强化的反倾销措施,企业积极调整出口布局,转口操作已成为扩大市场、规避关税的关键手段。这一策略不仅符合法规要求,还能实现“合法”的目标,为企业持续出口提供保障。
未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强化跨国产地认证、提升转口操作规范,将成为外贸企业竞争中的核心核心。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谁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巧妙布局、灵活应变,就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