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多位电子产品测评博主曾对国内外产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iRobot在噪音、垃圾回收、地图构建上的表现均不如科沃斯和石头。尽管iRobot在功能实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意味着其技术落后。iRobot进行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时所使用的视觉导航(VSLAM)技术始终处于行业水平。
通过其公开的专利,我们可以知道,这项技术主要通过摄像头在同一时间维度,对获取的两个图像进行像素数据及多个阈值的比对,确定机器人的当前位置,与特斯拉「视觉识别 + 神经网络」的技术路线相似。十几年间,可以说iRobot已经将此项技术运用得很纯熟了,那为什么实际体验差强人意呢?
这里就体现了各家公司在技术与成本间的权衡。受专利制约,国内清洁机器人在VSLAM技术方面并没有比iRobot更优,但国产机器人力争通过更多传感器达到优于iRobot VSLAM技术的效果,这是从技术路线上绕开专利壁垒的聪明之举。
好技术没有制造出好产品,和汽车行业的一个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被业界视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式汽车「理想one」,被誉为三流技术造出产品,反而能在新能源车中独领风骚。
产品能力,成为这一代中国新兴科技公司克服技术跛足、实现弯道超车的拿手好戏。
追觅、科沃斯、云鲸等产品也都是将激光导航与视觉、结构光等技术进行融合,就算视觉导航系统无法与iRobot相比,但基于传感器数量优势,在体验上会更胜一筹。
iRobot相当于国产厂商的技术刻度尺,比如iRobot新产品出了一款防毛发缠绕的软刷,国内厂商就立即展开对标,将该功能复刻或优化提升后运用在自家新产品上,而两者区别则是,iRobot很少将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件产品上,而中国厂商则能做到功能全面,能扫、能擦、能洗。在自动扫地功能之上引入的高阶清洁能力是国内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的「银色子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野心不止在脚下
iRobot被亚马逊吞并后市场如何变化?其实,在高渗透率的红利空间驱动下,中国厂商内部已经「卷了起来」,iRobot恰恰可以被视为是被中国厂商卷得「快没了」。
随着众多玩家跑步入场,清洁类机器人行业开始变得有些拥挤。目前的业内科沃斯在过去两年,从发行价20.02元一路暴涨到252.71元,区间涨幅高达1162%,市值突破千亿大关。而今年走势则飞流直下,截至9月27日,仅剩69元人民币/股,较去年高点下跌近75%。上市初期被称为「扫地茅」的石头科技也同样如此,初期近千元的股价目前回落至27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