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仪 注意事项

   2025-08-09 0

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核心事项,涵盖患者筛选、操作规范、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


一、患者与治疗部位禁忌

绝 对禁忌人群

皮肤存在破损、溃疡、湿疹、疱疹等急性炎症或感染性病灶者,避免药物刺激或加重皮肤损伤。

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植入式电子设备的患者,电场和超声波可能干扰设备功能,引发心律失常等风险。

孕妇(尤其腹部、腰骶部),避免电场或药物对胎儿造成潜在影响;月经期女性腰骶部、腹部慎用。

恶性肿瘤患者(局部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防止药物或物理作用加速肿瘤细胞扩散。

出血倾向(如血友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避免局部刺激导致出血。

特殊部位禁忌

眼部、睾丸、心脏区域、太阳穴等敏感部位禁用,以防损伤器官或引发严重不适。

头部(尤其颅骨缺损、颅内压异常者)、皮肤瘢痕组织(药物渗透不均)需谨慎使用,需医生评估。

二、操作前准备注意事项

皮肤预处理规范

治疗部位需彻底清洁(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去除油脂、汗液、污垢及化妆品,避免影响药物渗透和电极导电性。

禁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直接擦拭(尤其敏感皮肤),以防皮肤脱水或药物变性;必要时仅用无菌纱布清洁。

角质层过厚者(如手掌、足底)可适当热敷(40-45℃,5-10 分钟)软化角质,但避免烫伤。

药物选择与准备

仅使用医生处方或说明书推荐的药物,禁止将未经验证的药物(如强酸、强碱、腐蚀性药物)用于透药,以免灼伤皮肤。

药物剂型需适合透皮吸收(如凝胶、乳膏、溶液),避免使用混悬液(颗粒可能堵塞皮肤通道)或油膏(阻碍超声波传导)。

核对药物有效期,确保无变质;过敏体质患者需提前做药物过敏试验。


三、治疗过程中的监控与规范

参数设置要求

超声波强度:成人一般 0.5-2W/cm²,儿童、老人或敏感部位需降低(<0.5W/cm²),避免组织过热。

电致孔参数:电压通常 50-300V,脉冲时间<100ms,频率 20-100Hz,需逐步增加强度,观察患者反应。

治疗时间:单次 20-30 分钟,每日 1 次,疗程不超过 10-15 天(避免皮肤长期刺激)。

严格根据患者年龄、皮肤耐受度、治疗部位及药物类型调整参数:

实时监控与不良反应处理

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询问是否有刺痛、灼热、瘙痒等不适,一旦出现立即暂停治疗,检查电极是否移位、参数是否过高。

若皮肤出现红斑、水肿,需降低强度或终止治疗,必要时涂抹保湿霜缓解刺激。

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无空气间隙(否则超声波反射可能导致局部过热),且电极线无缠绕、破损。

四、治疗后护理与设备维护

皮肤护理

治疗后用温水清洁残留药物,避免用力擦拭;1-2 小时内不洗澡、不涂抹其他护肤品,保持皮肤自然吸收药物。

若皮肤干燥或敏感,可涂抹温和的保湿乳液,避免抓挠治疗部位。

设备与耗材维护

电极片为一次性或限次使用(通常 1-3 次),禁止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药物残留影响效果)。

仪器使用后清洁电极板,去除药物残留;定期检查导线、探头是否破损,确保电路安全。

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定期由专 业人员校准参数(确保超声波强度、电场稳定性)。


五、其他重要提醒

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熟悉仪器原理及应急处理流程,禁止非专 业人员擅自操作。

治疗期间患者不可随意移动电极片或触碰仪器核心部件,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接受治疗。

治疗后若出现皮肤持续红肿、水疱、瘙痒加剧等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zui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核心提示:超声导药仪,定向透药仪,离子导入仪,迈通医疗,大鲸医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新闻
  • 联系人:张经理
  • 电话:17739770071
  • 地址: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郑东)地润路18号C座10层1007号
  • 邮件:17739770071@189.com
  • 手机:17739770071
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