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电缆 PTYA 37*1.0 的详细介绍:
型号含义
P:表示通信电缆。
Y:代表聚乙烯(PE)绝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A:指综合护套,一般是铝箔、聚酯带屏蔽,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
37*1.0:表示电缆由 37 芯结构组成,每芯导体的截面积为 1.0mm²。
结构与材质
导体:通常采用高纯度无氧铜,导电率≥99.9%,直流电阻≤23.5Ω/km,能确保电气性能稳定,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信号衰减。
绝缘层:采用聚乙烯(PE)绝缘,厚度≥1.5mm,耐温范围为 - 40℃~7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低温性能。
屏蔽层:一般为铝箔绕包、镀锡铜丝编织双重屏蔽或铝箔绕包、钢带铠装双重屏蔽,屏蔽覆盖率≥85%,理想屏蔽系数≤0.8,能有效抗电磁干扰及机械冲击。
护套:常用黑色或灰色聚乙烯(PE)外护套,具有耐磨损、防紫外线的特点,适应 - 40℃~60℃的环境。部分特殊型号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WDZ-PE),氧指数≥32%,符合 GB/T 标准。
性能参数
电气性能:额定电压为交流 500V 或直流 1000V,耐压强度≥2000V(1 分钟无击穿)。20℃时绝缘电阻≥100MΩ・km,有的型号要求≥3000MΩ・km,对绞组工作电容≤70nF,星形四线组工作电容≤50nF。
机械与环境适应性:铠装型敷设时弯曲半径≥15 倍电缆外径,非铠装型≥10 倍。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70℃,敷设环境温度≥-20℃(PE 护套型)。
应用场景
铁路信号系统: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号、音频信号及自动化装置指令,可保障轨道电路、列控系统(CTCS)及联锁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稳定,适用于电气化区段的抗电磁干扰场景。
复杂环境部署: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可应用于隧道、高湿度或强电磁干扰区域,钢带铠装设计还能增强抗压和防啮齿动物的能力。
敷设要求
间距要求: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时保持≥0.3m 间距,交叉处需用金属屏蔽隔离。
接地要求:铠装层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防止地环路干扰,减少静电累积风险。
环境要求:避免在阳光长时间直射或高温、潮湿环境中敷设,防止护套老化。在容易受潮或水浸的部位,应采取防水接口及密封处理。
弯曲要求:敷设过程中应避免电缆过度弯曲或强行拉伸、扭曲,以免破坏内部结构和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