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欧盟对中国多层木地板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税率高达36.1%。在贸易壁垒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正成为中国出口企业规避风险、维持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终裁落地,多家中国地板企业面临高税冲击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告,中国多层木地板产品因被认定存在倾销行为,遭遇反倾销终裁。涉及企业包括吉林、大连、抚松、珲春等地的数十家生产商,统一适用反倾销税率为36.1%,部分企业获批单独税率32.1%或21.3%。
此次终裁涵盖产品欧盟CN编码为,调查期为2023年全年度,措施自公告次日起正式生效。这意味着,自2025年7月15日起,相关产品进入欧盟将普遍面临近三成以上的额外税负。
二、出口路径受阻,行业寻求应对之道
欧盟是中国木地板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地板产品凭借优质价格与加工能力在欧盟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反倾销终裁一旦实施,将大幅提升出口成本,导致利润空间压缩甚至订单中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税政策,企业纷纷重新审视出口策略。在寻求合法合规前提下,有效、稳定出货、保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当前的核心诉求。
三、第三国转口贸易:打破壁垒的可行路径
在多边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趋势下,第三国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被越来越多企业作为应对反倾销、贸易壁垒的中性解决手段加以采用。
所谓“第三国转口”,主要包括以下操作流程:
头程运输
产品由中国出口至第三国(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通过常规报关退税程序完成出运。
中转处理
在第三国的保税区或中转仓完成换柜、标签重贴、包装调整等技术处理,并依据当地政策申请原产地证书(如FORM E、CO等)。
二程运输
产品以第三国产地身份,出口至欧盟市场。由于原产地更换,不再被欧盟视为中国原产,规避或降低反倾销税负。
这种方式在不违反国际贸易法规前提下,充分利用不同国家间的税制差异,实现出口路径优化,降低税务风险。
四、转口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
优势类型 描述
税务规避 避开中国原产身份,降低反倾销征税概率
合规操作 通过符合WTO规则的第三国出口通道,保持贸易透明
成本控制 相较于直接缴纳反倾销税,转口成本更具性价比
市场维稳 可持续保持对欧盟买家的正常供货节奏
灵活多样 可根据不同产品、地区需求灵活配置中转国
部分东南亚国家对原产地证书出具流程成熟,对转口贸易持开放态度,也使得这一模式更具可行性。
五、政策提醒与合规风险提示
第三国转口可作为有效避险工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单证合规性:产地证、装箱单、提单、发票等文件必须完整匹配;
避免虚假贸易:不得通过伪造、虚开产地证或贸易单据实施逃税行为;
防范目的国调查:欧盟等地可能针对短时间大量进口某一国商品进行溯源调查;
关注目的国原产地认定规则:各国对于“实质性转变”判断标准不同,需严格核实。
六、后续展望:灵活应对成新常态
此次欧盟多层木地板反倾销终裁提醒行业,未来出口不再是单一路径能够应对复杂规则。转口贸易、关务策略与合规筹划将逐步成为出口企业的“基础能力”。
从长远看,中国出口企业需建立跨境贸易应对机制,提升对国际政策环境的敏感度和应变力,构建更加稳健、多元的全球供应链布局。
多层木地板被征高税,并非“关门落锁”,而是行业迎接转型与升级的新起点。合法合规的转口贸易路径,已被众多企业验证为有效解决反倾销问题的实用策略之一。未来,企业唯有主动调整,才能在充满变数的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