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口光缆终端盒 光纤熔纤盒
光缆终端盒从此,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建设得到了一体展开,促进了大部分通信网的发展。自从1966年高锟提出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概念以来,光纤通信从研究到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上不断更新换代,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中继距离)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个阶段:较好阶段(1966-1976年),这是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在这个时期,实现了短波长(0.85pm)低速率(45或34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即中继器之间的间距,简称中继距离)约10km。阶段(1976~1986年),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短波长(0.85pm)发展到长波长(1.31pm和1.55gm),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31pm、传输速率为140~565Mb/s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为50~100km。
环境要求
光缆终端盒不适合于在露天使用,如要使用,应采取保护措施。
工作温度:-25℃~+40℃
储存温度:一25℃~+55℃
相对湿度:不大于85%(30℃时)
气压:70~106kPa
使用寿命:20年
功能要求
具有光缆引入、配线尾纤引出并固定和保护光缆、配线尾纤及其中光纤性能不受损伤的功能。
具有使光缆终端免受环境影响的功能。
具有使光缆金属构件与光缆终端盒壳体绝缘并能方便地引出接地的功能。
提供光缆终端的安放和余留光纤存储的空间,并使安装操作方便。
盒体能有足够抗冲击强度地固定,并具有不同使用场合的相应安装功能。
必要时,应具有光缆分歧接续功能,功能要求。
产品结构
光缆终端盒由外壳、内部构件、光纤接头保护件3部分组成。
1.外壳
外壳应能方便开启,便于安装;外壳应有用于将光缆金属构件高压防护接地的引出装置。
2.内部构件。
内部构件应包括以下部分:
支撑架:内部结构的主体,用于内部结构的支撑;
集纤盘:用于有顺序地存放光纤接头(及其保护件)和余留光纤,可余留光纤的长度不小于1.6m,余留光纤盘放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7.5mm。并有为重新接续提供容易识别纤号的标记和方便操作的空间;
固定装置:用于光缆护套固定、光缆构件固定和配线尾纤固定。
3.光纤接头保护件
光纤接头的保护可采用热收缩保护管、护夹等。
材料性能
光缆终端盒所在零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防腐性能,如无防腐性能应作防腐处理;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相容,并与光缆护套和配线尾纤护套相容。为防止腐蚀和其它电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其它设备中所常用的材料相容。
1.光缆终端盒如采用工程塑料,其燃烧性能应符合GB/T5169.7中试验A,试验火焰施加持续时间为30s的要求。
2.光纤接头增强保护件采用的材料及填充物的热熔温度应不小于120℃,热软化温度应不小于90℃,应能在一25℃~+40℃温度下使用。
3.全部材料应 无腐蚀,对人体健康和其它设备元副作用。
外观光缆终端盒应形状完整,无毛刺、无气泡、无龟裂和空洞、元翘曲、元杂质等缺陷。全部底色应均匀连续。 外形美观 施工方便 接续附加衰耗小 结构合理,可将光缆芯固定在终端盒内,具有与光缆金属外护套连的接地线引出的功能,同时适用带状光缆和普通光缆。设计,有19英寸机架上的终端盒,也有墙挂式的终端盒。
光学性能
光缆终端盒内的余留光纤盘绕在集纤盘内,在光缆终端盒安装操作后光纤及光纤接头应元附加衰减。
机械性能 经下列各项试验后,光缆终端盒盒体及盒内各部分应元变化,必要时作光纤通光检查。
拉伸:光缆终端盒与一根光缆间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的轴向拉伸力,与任一根配线尾纤间能承受不小于5N的轴向拉伸力。
压扁:光缆终端盒盒体各面均应能承受不小于200N的垂直静压力。
扭转:光缆终端盒应能承受扭转角度
电气性能
绝缘电阻:光缆终端盒金属构件与光缆金属芯之间、光缆金属构件之间、光缆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4MΩ[测试电压为500V(DC)]。
耐电压强度:光缆终端盒与光缆金属芯之间、光缆金属构件之间、光缆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电作用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