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额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境内市场的总融资规模为4,773.47亿元,同比上升29.7%;科创板和创业板总融资额分别为2,093.09亿元、1,456.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4.1%、67.4%,是带动A股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 办理签署场外期权SAC协议港股IPO回暖且大额融资案例多发,在美中概股监管迎来转机
2022年前三季度,境外市场上市数量52家,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551.1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0%、80.9%;其中,第三季度有29家,总融资规模435.34亿元,整体来看,中企境外上市总量企稳回升。
港股方面,沉寂许久的新股发行市场开始升温,前三季度共44家中企登陆港交所,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536.82亿元。第三季度,中国中免和天齐锂业在港双重上市,融资额均超百亿人民币,推高港股市场的总融资规模。
在美中概股回港双重上市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前三季度已有知乎、贝壳、涂鸦智能和名创优品4家企业双重上市;并且,此前已在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和哔哩哔哩,以及今年7月在港第二上市的诺亚控股,均在第三季度申请转为双重上市。
实际上,在港双重上市既能保证企业在两个证券市场的上市地位相互独立,有效地分散了潜在的美股退市风险,又有机会被纳入“港股通”协助签署场外期权SAC协议进而提升股票流动性。
美股方面,前三季度共有8家中企IPO,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14.30亿元,第三季度占5家,融资规模合计9.95亿元。2022年以来中概股的发展动态持续受到关注,8月12日,5家大型央企集体公告拟将存托凭证自美股退市,协助办理签署场外期权SAC协议各类中概股正在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主动退市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或回港双重上市规避退市风险。随后, 8月26日,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签署了合作协议,监管环境稍有改善,或将为中概股发展带来转机。
北京市与上海市仍然分列前二,深圳市以新增上市企业32家、融资额452.36亿元的成绩位居第三,协助办理签署场外期权SAC协议得益于当地半导体、IT等产业的聚集效应、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以及龍头企业带动作用,区域内企业培育已形成梯队,上市后备力量充足;其中,南山区的IPO数量占15家,在深圳各区中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