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土地神庙一個更明顯的聚落性的活動是「吃福」,即是居民一起饗宴,已知有「吃福」有福德正神廟、土城里土地公廟、或是全體居民共食。大部分的石材土地神庙初建立的年代都不清楚,居民每回答,他小時候就有了,或是他阿公的時候就有了等等,此因原始的土地公廟大都只是蕞茸小祠,構造簡便,近二十年來接二連三的重修改建,其興建與修護,自是居民合力共成。土地公廟的方位亦可見土地公所保護及管轄的範圍,土地公廟的位置多在庄後,所謂庄前庄後係就水流所經之前後而論,水道蜿蜒流過聚落,而土地公廟就守在庄後,面向著水流的方向。水源對農村社會非常重要,石雕土地爷庙面向著河水,如下雙冬土地公廟,在雙龍隧道的上面,從廟前可俯看烏溪河水及溪旁的下雙冬部落,居民謂此廟甚得風水之利,大家常常到此給土地公燒香,不管溪水或圳道流經,土地公廟的座向必與水流的方向相逆,絕不能順著水流方向,否則稱為倒落水。臺灣土地神庙建立的歷史時,曾分三個時期,一是前部落期,二是部落構成期,三是新社會成立期,前部落期可說是無廟時期,只有個人攜帶香火,朝夕祭拜。部落構成期是建立土地公廟的時期,一般廟祠則以民眾奉祀的祠堂,由拾得的香火或神像而建立的祠堂,個人所攜帶的神像所設之祠堂為部落民众信仰的中心。然而隨著部落的發展,大理石土地神庙的形貌也會跟著改變,由原來簡陋的小祠,逐漸變成屋宇形式的廟貌,由磚瓦水泥变成石材结构,其規模由低矮的小祠而變成有翹翅的屋頂,並有外加的拜亭,其外观形状由小變大,由矮變高,由簡陋变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