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已成序章,外贸数据也随即出炉。
7月13日,据海关披露,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整体来看,扛住了全球增长放缓的压力。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机电“新三样”持续热卖。这些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65.5%。这也标志着,我国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根据海关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为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额为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这表明我国外贸整体在全球增长放缓的压力下依然保持稳健增长。
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如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贸易进出口增速较快,占据了进出口总值的65.5%,较去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20亿万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海关总署表示,这一成绩不仅来自前期一次性拉动因素(如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的消退,更得益于内在经济动能和外在条件的双重带动。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也是我国外贸成绩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6.89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4.3%。与周边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数据仍展现出韧性和竞争优势。
此外,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外贸基本盘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的52.7%,成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贡献力量。
总体而言,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标志着我国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