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会催生未来购车需求提前实现
谈到“以租代购”模式,就不得不说一下近期人们都很关注的通货膨胀问题,众所周知10月份的CPI指数已经达到了4.4%的几年间高位。也就是说,相对于大宗重要商品而言,人民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现今的汽车贷款利率大约是5%-6.5%/一年12期(具体视各个汽车厂商金融公司或者贷款银行政策而定),这个意思是说,相对于现今的CPI指数,你只要承担0.6%左右的贷款利率即可。而实际上,相信多数人都不会认为CPI在短期内会掉头向下的,况且以我们在目前商场和菜场的购物体验来看,无论怎么说,物价的涨幅也不止国家统计局所说的4.4%这么点儿。以现在的流通中货币(即经济学家都在谈论的M2余额)将近70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GDP的两倍而言,未来三年到五年间,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趋势(即实际购买力下降),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因此,对于那些手里没有这么多现款,或者不愿意拿出这么多现金的人来看,现在贷款买车的确是一件划算的事情,用三年后更“不值钱”的钱来提前享受豪华车,且这个“以租代购”模式还不用付首付款,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2.消费观念转变也许并非很难
这个事情之所以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还是和厂商和经销商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由于是新事物,汽车厂商也看不清这个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多少也和各个地区的银行贷款规模的监管有一定关系。不过在如今房地产贷款规模大幅度回落的大环境下,让汽车贷款业务规模有序上升,对金融业应该利大于弊。再从消费心态分析,以前之所以贷款购车的人不多,主要原因是多数消费者认为车价呈连年持平或者走低态势,加上贷款利息偏高也使得购车成本高企,阻碍了贷款买车的用户数量。不过如果通货膨胀形势依然,汽车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整车厂商成本也会逐渐增加,现有车价维持在如今水平势必有难度。如果厂商宣传力度增加,让消费者理解“以租代购”模式的优越性,这项业务的开展也会超过此前多数人悲观的预期的。
3.找准目标对象才是这个模式的推广关键
而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普及难点,是车辆的后期回购和处置问题则并不成立。因为按照之前所述,能采用这个“欲租代购”模式,多数都并非单纯个人用户。那些购买车辆的企业或者个人用户,如果考虑到租赁期满以残值购买,那在租赁期间也会很爱护产权还不属于“自己的车”的,即便期满后用户不准备购买产品,其剩余价值也并不难计算。所以这个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如奔驰经销商般地进行目标对象的**界定,如果其他厂商和经销商也能如此这般,“以租代购”成为未来一个新的汽车销售模式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