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过腾讯AI Lab和腾讯云两大主体,腾讯已经与中环控股、中粮集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农村部、辽宁省政府等多家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地方展开了合作。
在农业对外投资方面,腾讯则主要侧重渠道投资。
腾讯系针对农业领域的投资主体包括腾讯投资和腾讯众创空间。从2016年起,腾讯就开始了对农业科技的投资,不过投资频繁、投入资金多的还是渠道。据不完全统计,近6年来,腾讯在农业领域投资30余笔,获投企业20家,其中有23笔都重金砸向了电商零售行业,覆盖商超、便利店、电商等线上线下渠道。
阿里:下沉入局,试图打造农产品产销链条模板
相比于腾讯来说,阿里的涉农业务要多得多。在具体业务上,阿里进入农业领域的主要切入点在电商、数字化和金融三个方面。
电商是阿里鲜明的优势。阿里旗下的零售渠道众多,如天猫、淘宝、1688、饿了么、盒马鲜生等,其中天猫、淘宝在2018年一度占到全国上行主渠道县域农产品市场份额约75%。《2022年阿里电商培育农业品牌研究》显示,2021年入驻阿里电商平台销售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的商家达到8.3万家,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阿里电商平台的销售总额达到42.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除了农产品销售外,阿里还从2015年开始,陆续与新洋丰、金正大、史丹利、芭田股份、中化集团等农业巨头签订了合作协议,整合供应链,销售农药、有机肥料等农资产品。
阿里在下沉市场布局很广,截至2020年,阿里在全国有5400多个淘宝村和1700多个淘宝镇。因此在数字化浪潮下,深入进行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也是顺水推舟。
这就是阿里另一涉农业务——数字农业的任务。2019年10月,阿里成立了数字农业事业部,聚合了淘宝、天猫、菜鸟、蚂蚁、阿里云、盒马等13个业务,计划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无缝对接。
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一方面在发力数字物流和数字营销。公开资料显示,阿里数字农业已在多个城市建立了产地仓和销地仓。物流建设便于农产品的销售,品牌营销则能够提高农产品溢价。《2022年阿里电商培育农业品牌研究》显示,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明显,如五常大米、盱眙龙虾等品牌溢价超过,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品牌溢价约为85%和79%。
另一方面,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则是希望借助前沿技术对前端生产进行提质增效,其中的重要推手就是阿里的云业务,与腾讯云类似,阿里云也在提供一系列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生产、运营。2018年阿里发布了阿里云ET农业大脑,其主要功能就包括智能农事分析、可视化农场、智能生产管理、产量和质量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