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在重点目标市场,先成为一家有口碑的贸易商。机会合适的话,可以先打造自身 B 端品牌。
即便短期内没有实力去深耕供应链,也建议朋友们开始,针对看好的类目和国别进行研究,有识地开始筹备转型。
2. 要特别注意分散囤货风
去年刚拓展跨境电商的白鲸出海,其创始人&CEO 魏方丹有一个办法不错。他针对伊斯兰女性,主营适合她们的女裤,目前在马来西亚海外仓有一定备货。他就希望和其他东南亚卖家,尤其是 TikTok Shop 上的东南亚卖家结成分销合作,相互发挥渠道优势,共享货源,加快销售效率,降低各自的库存风险。
当然,这个方式生效的前提是,TikTok Shop 上目前还是货盘不够丰富,同时社交媒体流量有忽高忽低的特质,出单也会呈现某个时点暴增,导致卖家库存跟不上。这种生态使得卖家之间有这种相互合作的可能性。
正如上文所言,笔者也发现,工厂端也出现了这种协作,不盲目扩张产能,面对不稳定的激增单量,宁愿分给周边工厂,相互照应生意。在小狗经济发达的浙江,这种通过产业带进行的生产协作,也许正是中国供应链“柔性”的一大表现。别想着所有钱都自己赚,那意味着所有风险要你自己抗。
3. 别把跨境电商当成国内生意来做
笔者调研发现,很多 95 后卖家敢打敢冲,没有深入了解海外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就敢把几十万、上百万货值的商品直接发到不认识的服务商的海外仓。这点上,还是要注意风险防患。
每个海外贸易目的地都有其有别于中国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和商业习惯。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跨境电商的竞争激烈,中国卖家也要学会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去走入和贴近海外消费者,去融入主营市场的商业文化,这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国内业界,之前一直在吐槽欧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策略,经常是总部定个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考虑中国实际情况。那么到了咱们有能力与全球深入合作和贸易的时候,到了这个全球原生品牌和服务的新阶段,咱们自己要注意别犯同样的错误。
以上建议,挂一漏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但我们深信,所有的交易,背后都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