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大企业资金雄厚,可以撒下大笔资金来进行试错,不少大型公司都是多个数字化项目同时推进。大企业对数字化的期待一方面是寻求增量市场,一方面是降本增效,进而提升竞争力。
对于大公司来说,数据化大致可总结为四个阶段:
1优化供应链,把「货」盘清楚;
2发力增长;
3优化和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4优化人员配置,降低成本;
大企业可能已同时横跨四阶段。而对于中小公司来说,尤其是在疫情下,「数字化」更多停留在生存需求。
从小学习音乐,后来做混音师的「前音乐人」的阚欧礼,在2014年一转身成为创业者,创业项目和自己经常去工作的场所有关——「咖啡」。捌比特主打咖啡豆、器具和巧克力等原料和工具,在线上和线下都有业务。
作为咖啡从业者,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其实有「天生短板」,成本要比同行高很多。因此,捌比特的供应链分散在各地,工厂在云南、仓储在安徽、广东。如此大的阵线,纯靠人力去管理经营不现实,所以捌比特从诞生开始,就不得不进行「数字化管理」。大量咖啡需在5天之内生产,这对供应链,尤其是
数字化要求很高,需要提前下单,还要考虑商品物流途中的问题,「单靠人用指头算不现实。」
由于对接线下餐饮门店,阚欧礼也看到了在疫情下,线下餐饮从业者从初一筹莫展到迅速接受数字化的思路转变。
「4月份开始封堂食之后,一般传统餐饮在封堂食之后营业额是平时的15%-30%,但注册骑手进行外卖业务的餐厅则可能保持之前65% 左右的营业额,」阚欧礼说道:「所有行业都是一样的,数字化程度高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生存概率。」
因此,数字化生命力三板斧招,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传统中小公司,都不应该盲目去学习大公司的数字化经验,因为一方面那是打造出来的「传说」;另一方面,企业各自不同,没有一成不变的数字化「模版」,抄大公司的作业并不能保证带来成功。
小公司要做的反而是先分析自己,摸清自己手头有哪些可调配的资源,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