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西门子模块代理商
在Micro/WIN的File(文件)菜单中的SetPassword(设置密码)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多16个字符的项目文件密码。
密码可以是字母或数字的组合,区分大小写。
如何打开老版本Micro/Win创建的项目文件?
在正版STEP7Micro/WIN软件光盘中,都可在OldRealeses文件夹中找到V2.1版本的Micro/WIN安装软件,此版本的Micro/WIN可打开以前老版本创建的项目文件。通过它作为桥梁,另存老版本的软件后,可在版本STEP7Micro/WIN软件中打开。
注:如果打开后发现有的网络显示为红色的invalid(非法),则可能是PLC型号太低、版本太旧了,此时可选择高型号或者新版本的CPU。如:在命令菜单的PLC》Type中将CPU222改为CPU224。
1.电源干扰
一般情况下,PLC系统电源与供电系统的动力电源是分离的,在进入PLC系统之间加屏蔽隔离变压器。在隔离变压器的次级侧与PLC系统间使用大于等于2m2的双绞线。在一、二次侧的两线圈之间放置屏蔽体,并与大地相连,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线圈间的直接耦合。对于消除电源谐波可以通过在隔离稳压器前使用滤波器的方法。
2.电磁干扰
根据PLC控制系统中电磁干扰干扰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在采用隔离性能差的配电器供电时,共模电压会比较大,有的甚至可以高达130V以上。共模电压与差模电压的转换可通过不对称电路,对其测控信号直接产生了影响,使元器件发生损坏。共模干扰既可以是直流又可以是交流。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称为差模干扰,对于测量与控制精度都有*的影响。抑制干扰源;切断或衰减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提高装置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的有效方法。
3.线间干扰
在PLC控制系统的线路中主要包括电源线、输入/输出线、动力线和接地线,若不限存在问题,则会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等干扰,控制系统的布线对于布线间距以及线路的绕圈情况等是有要求的,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布线。
(1)地线的连接。控制系统采用正确的接地方式,是安全的保证也是抑制干扰的需要。一般接地方式主要有浮地式、直接式以及电容式三种,对于PLC系统而言由于其属高速低电平控制装置,采用直接式。
(2)电源线、I/O线与动力线的连接。动力电缆属于高压大电流线路,若系统的配线接近则会产生干扰,在进行布线时要将PLC的输入输出线与其他控制线分开,避免使用一条电缆。在对外部进行布线时对于控制电缆、动力电缆、输入输出线三者的间距一般控制在30cm以上。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只能提供同一线槽布线时,要使用金属板将其三者间隔屏蔽,此时金属板需与地连接。采用此布置原则可以使外界磁场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得到减少。
4.外围设备的干扰
(1)PLC的输入与输出端子的保护。为避免电感性输入或输出电路断开时产生的较高的感应电势对PLC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且PLC的驱动元件主要由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线圈时,在驱动元件与PLC输出端中间使用过零型固态继电器AC-SSR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2)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防错。为减少PLC输入电流和外部负载上的电流一般采取并联旁路电阻在输入、输出端的方式。
(3)漏电流。当采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DC两线式传感器输入信号时,若漏电流较大时,应考虑由此而产生的误动作,使PLC输入信号不能关断。此时可以采用在PLC输入端子上接一旁路电阻以减少输入阻抗。同样用双向可控硅为输出时,为避免漏电流等原因引起输出的元件关断不了,也可以在输出端并联一旁路电阻。
(4)浪涌电压。在控制器为触点输出时,不管该控制器本身是否能够抗干扰,对于交流负载采取RC吸收,对于直流负载采用续流二级管来对感性负载产生的浪涌电压进行吸收。
(5)冲击电流。用晶体管或双向可控硅输出模块对白炽灯或其他的有较大电源的负载进行驱动时,需要在PLC输出端与旁路电阻进行并接或负载串联使电阻限流来保护输出模块。
苏州西门子代理商
点击Web页面的“Diagnostic Buffer",可以看见与CPU的Buffer一样的消息。参考图 9 CPU的诊断缓冲区。
图 9 CPU的诊断缓冲区
点击Web页面的“Module information",可以看见机架,网络,网络的设备状态,可以逐级点击查看更加详细的信息。参考图 10 模块信息。
图 10 模块信息
点击web页面“Messages",可以查看报警消息,参考图 11 CPU消息。
图 11 CPU消息
点击Web的“Communication",可以看见相关通讯的各种参数,包括网络连接,接口属性,IP参数,统计信息等等。参考图 12 通讯参数。
图 12 通讯参数
点击Web页面的“Topology",可以看见整个PROFINET IO网络的拓扑信息,设备的状态等。参考图 13 拓扑信息。
图 13 拓扑信息
这几天做了一个程序,里面牵扯到换热量的计量及水泵的PID控制还有通讯的一些事情,现在就只谈论换热量累计问题的处理。 我这个是计算一个换热器的换热量,并做统计累计;实际部分还有数据记录,这块自己组态即可,既可以按周期传送数据到表格,也可以使用SMART的数据记录功能,在这就不一一赘述。 在做此之前参考了很多网上的论述,多数是以高速计数器的形式,计算过程原理大同小异。本程序设计是与流量计进行通讯来获取其瞬时流量,进而计算瞬时换热量,从而进行累计。 1、根据换热量公式 注意单位要统一,这个公式中Q单位是J,实际应是kJ,,焓差大部分是以kJ/kg来计算的,毕竟J这个单位太小了。时间单位也需要换一下,我这循环中断是100ms的,有一步需要除以36000 焓差根据进出口的焓值相减即可,焓值根据介质的表格在Excel或者使用matlab拟合曲线获取公式即可。本例程介质是水。
大家可以看一下,做一个参考;后有单位换算的处理 |